浏览数量: 8 作者: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7-08-07 来源: 本站
陕西省宝鸡市素有“中国钛谷”的美誉。在宝鸡召开的“钛与生活·钛谷论坛”上,2350多件钛产品令众多参会者赞叹不已。近年来,宝鸡钛产业加强协同创新,围绕钛产业链、钛创新链打造市场化服务链,夯实了技术基础和产业格局;以终端创新倒逼中端升级,推动“钛消费”,引领“钛生活”,成为“宝鸡·中国钛谷”新的发展目标。
由陕西省宝鸡市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分会等联合举办的“钛与生活·钛谷论坛”,来自国内和世界各地的数百位技术专家和业内人士共聚一堂,探讨钛产业未来的发展。
与往年类似活动不同的是,曾经让普通消费者颇感陌生而遥远的“钛”材料今年人气陡升,首ci集中亮相的钛及钛合金旋翼机、无人机、动力伞、摩托车、3D打印钛医材、钛饰品等2350多件钛产品令众多参会者赞叹不已,也让国内的钛产业从业者大开眼界——新材料创造新空间,新材料呼唤新视野。
协同创新:布局全产业链
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化工、医疗、体育等领域,被誉为“太空金属”“海洋金属”“智慧金属”,是21世纪重要的战略金属,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产业之一。
素有“中国钛谷”美誉的陕西省宝鸡市其实并无钛矿资源,但是这里却聚集了国内钛及钛合金产业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500多家,钛材年产量3万多吨,约占国内钛产业总产量的85%、世界钛材总产量的22%。去年,宝鸡钛产业实现产值350亿元,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世界第四。我国第1颗氢弹的引爆、第1艘核潜艇的下水、第1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第1次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及实施奔月工程等重大科技工程无不闪现着“宝鸡钛”的身影。
近年来,作为全国首pi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宝鸡高新区依托宝钛集团等龙头企业,不断拉长“海绵钛—钛铸锭—钛加工材—钛合金材—钛复合材—钛材深加工产品”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形成“一个产业园、多个园中园,一个大产业、多条产业链,一个大集群、多个小集群”的发展格局。
站在全产业链角度审视宝鸡的钛产业,业内专家分析,30多年的快速发展夯实出1流的钛材加工制造基础和产业格局。作为钛行业领先厂家之一,宝鸡怡鑫钛金属不仅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还被国家科技部命名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多年来累计为我国航空、尖duan科技承担了8000多项新材料试制生产任务,并取得重大科技成果600多项。
然而,从区域产业总体观察,宝鸡钛产业依然面临着转型升级的两大短板:围绕钛产业全产业链的生产、科研型服务业滞后;始终无法完成从产业中端——钛材料制造向产业终端——钛制品创新的跨越。“传统的产业形态逡巡不前,其实反映的是结构性短板。因此,宝鸡钛产业发展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内整体材料产业的缩影。”业内专家这样评价。
在论坛期间,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宝鸡分院宣布成立。这一动作被业内人士解读为“宝鸡钛产业协同创新的又一关键落子”。近年来,宝鸡人首先将产业创新的目光聚焦在优化供给侧改革,围绕400多家中小钛企业的创新、降本需求,宝鸡市下大力气引进优化创新资源,搭建共享创新平台,目前宝鸡拥有国家及省级技术中心40个,院士及博士后工作站12个,以钛产业研究院、低碳钛激素标准研究院、钛产业创新联盟等为骨干的创新研发体系和以陕西高端装备高技术创业投资基金、陕西新材料高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等为主导的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为宝鸡钛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的“芯动力”。
此外,按照宝鸡——中国钛谷战略定位,宝鸡市围绕钛产业链、钛创新链打造市场化服务链,先后设立了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运营的钛产业高技术园区、国家钛产业专利导航试验区、陕西钛及稀有金属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国家钛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宝鸡高新区钛产品技术检测中心以及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等一系列专业化、市场化的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其中,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依托宝鸡雄厚的钛产业基础,整合全国钛及有色金属行业的金融、仓储、物流等优质资源,建立起集信息、交易、结算、质检、仓储、物流及供应链融资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采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以价格发现、规避风险、服务实体、在线融资等功能为目标,开发出钛e博、钛e览、钛e宝、钛e通、钛e融等多项创新服务和交易模式,为钛产业有效融入“互联网+”时代插上了腾飞之翼。
终端创新:让钛走进生活
以终端创新倒逼中端升级,是宝鸡推进钛产业创新的又一着力点,也是“钛与生活”论坛主题背后的用意所在。宝鸡市市长将其总结为“推动‘钛消费’,引领‘钛生活’,升级‘钛产业’”。此次论坛面向全球生产厂商和专业设计机构征集展品,展示出千余种钛产品,覆盖生活各领域,体现时尚潮流元素、尖duan科技应用、概念性等特点,“从消费理念、工业设计等各方面为宝鸡从业者打开眼界”。
“要抢占终端钛制品创新高地,宝鸡的产业中端部分必须实现结构和流程再造。”惠进才表示,“此次‘钛与生活·钛谷论坛’就是要推动钛产业走进消费生活,寻求发展新机遇,同时为大家上一堂钛的科普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人们更加了解钛的优势和应用”。
目前,以宝鸡高新区钛应用创新服务中心为依托,高新区先后建设了国家钛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渤海商品交易所金属材料西北交易中心、钛谷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和钛谷新材料检测技术中心。
据悉,在“钛与生活·钛谷论坛”项目推介及签约仪式上,首批签约11个项目,总投资额达59亿元,内容涉及高duan家电、高duan装备、钛合金绿色建材、大健康、3D打印、钛与生活6个产业园区项目,以及热卷钛带生产线建设、高品质宽幅钛合金厚板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载人深潜器和耐压球体制造及海洋产业用钛材料产业化、骨科、3D打印等多个钛应用领域。
“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新的契机,加快高duan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应用和向产业链终端延伸,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全力推动‘宝鸡·中国钛谷’建设,努力打造国内1流、世界领xian的现代化钛及稀有金属产业聚集区,为中国制造贡献宝鸡钛元素。”宝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钛与生活·钛谷论坛”组委会主任表示。